主要行業
- 金融服務 房地產 有色金屬
- 醫藥生物 化工行業 機械設備
- 交通運輸 農林牧漁 電子行業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務
- 汽車行業 黑色金屬 采掘行業
- 家用電器 餐飲旅游 公用事業
- 商業貿易 信息設備 食品飲料
- 輕工制造 紡織服裝 新能源汽車
- 高端裝備制造 其他行業
點擊進入可選擇細分行業
【免責條款】
1. 用戶直接或通過各類方式間接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服務和數據的行為,都將被視作已無條件接受本聲明所涉全部內容;若用戶對本聲明的任何條款有異議,請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全部服務。
2. 用戶需知,研報資料由網友上傳,所有權歸上傳網友所有,慧博投研資訊僅提供存放服務,慧博投研資訊不保證資料內容的合法性、正確性、完整性、真實性或品質;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若認為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內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權的情形,應該及時向慧博投研資訊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鄄┩堆匈Y訊將遵循"版權保護投訴指引"處理該信息內容;
4.本條款是本站免責條款的附則,其他更多內容詳見本站底部《免責聲明》;
隨著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和新一屆中央委員的公布,中國經濟迎來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http://www.earqcny.com【慧博投研資訊】由于二十大報告已經將“國家安全”提升至事關“民族復興的根基”的高度。http://www.earqcny.com(慧博投研資訊)因此未來很長一段時期,“統籌安全與發展”必將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本文在梳理“國家安全觀”脈絡的基礎上,結合二十屆中央委員的行業背景,試圖提供未來經濟發展中與安全相關的一些政策和投資線索。
回溯歷史,我國“整體國家安全觀”的形成和完善確實有特定外部環境的影響,但是發展的基因始終根植在安全的框架里。2014年1月政治局會議決定設置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安委”)、4月國安委第一次會議上,習總書記首次提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從之后的發展經歷來看,有兩點值得主注意(圖1):
一是外部環境的嚴峻化使得國家安全的重視和落地加速。2018年之前國家安全主要注重基本政策和框架的建設,比如制定并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而關注的領域主要在糧食和食品安全。但是2018年后我國先后經歷貿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沖擊,國家安全逐步納入技術、生物生態、產業鏈等具體的領域,在2020年十九屆五中全會上首次把統籌發展和安全納入“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并列專章作出戰略部署。
二是自提出之時起,發展就是我國“安全觀”的核心基礎。2014年習總書記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時候明確表示“既重視發展問題,又重視安全問題,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安全是發展的條件”。2016年12月的政治局會議就已經明確提出需“統籌發展安全”。
因此,大會報告將安全內容單列成章其實與十四五規劃一脈相承,過分強調安全而忽視發展并不合適。
其次,從二十大報告來看,安全并沒有凌駕于經濟發展之上?!鞍l展是根基,安全是保障”,這一邏輯從報告將“經濟發展”作為第五部分、“安全”作為第十一部分可見一版。不僅如此,如果我們將完整版的十九大報告與二十大報告相對比,可以看出雖然“安全”的詞頻有所上升,但“發展”、“市場”的詞頻并未下降,并且“開放”的詞頻還略有上升(圖1)。
此外,從二十屆中央委員的行業背景來看,盡管安全的重要性有所上升,但是兼顧安全和發展的領域仍是重中之重。我們整理了376名中央委員(含候補)的產業背景,如圖3所示。從行業分布來看:
能夠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行業占比最高,航空航天、電子/計算機行業既涉及我國經濟向高端制造業轉型和國際競爭力的打造,又涉及到產業鏈安全的重要議題。
涉及安全的行業重要性提升,采礦業、電力能源、軍工和農業正好對應著大會報告中提及的能源、糧食和國防安全。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銀行/金融行業占比的提高可能主要體現的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考量。二十大中擁有銀行/金融從業背景的中央委員(含候補)人數并不少,但是其中主要是候補委員,背后重要的原因是十九大以來為了防范金融風險,越來越多?。ㄊ校┰诔N嘧又信鋫浣鹑诒尘暗念I導來主抓經濟金融等常務工作,職級通常是?。ㄊ校┪睍浕蛘吒笔。ㄊ校╅L,主要符合候補委員的條件(圖4和5)。
發展是安全的基礎,那如何看待“安全”背后的發展空間和投資線索?根據我們對科技、生物、能源、糧食、軍事、產業鏈和數據這七大安全議題的政策梳理,軍工、信創、半導體、醫藥等產業有望在“十四五”期間搭乘政策“順風車”(表1)。投資方面的三大關注點如下:
一是提升我國核心競爭力的戰略領域。增強前沿科技領域的實力對我國在未來的大國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至關重要?!笆奈濉币巹澨岢隽藢ⅰ叭斯ぶ悄?、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作為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集中優勢資源攻關“新發突發傳染病和生物安全風險防控、醫藥和醫療設備、關鍵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礎材料、油氣勘探開發等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
二是維護人民安全和鞏固社會穩定的領域??倳?020年6月2日在座談會上指出,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領域的重大科技成果是國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方面,生物安全被納入國家安全體系,醫療設備、醫療研發等領域前景向好;另一方面,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軍工行業也值得關注。此外,保障民生的糧食和能源安全、以及涉及人民福祉的數據安全領域前景向好,包括儲能、種植業、信息安全等產業。
三是產業鏈安全的相關領域??倳?020年4月10日在中央財經委第七次會議上指出,要著力打造自主、安全的產業鏈、供應鏈,力爭重要產品和供應渠道都至少有一個替代來源,形成必要的產業備份系統?!笆奈濉币巹澲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的產業鏈供應鏈;鞏固提升高鐵、電力裝備、新能源、船舶等領域全產業鏈競爭力,從符合未來產業變革方向的整機產品入手打造戰略性全局性產業鏈。
風險提示:海外貨幣政策收緊下外需回落,國內疫情擴散超市場預期。海外經濟提前進入衰退,我國出口的放緩可能提前到來。疫情反復,嚴格防控持續時間明顯拉長。
為了完善報告評分體系,請在看完報告后理性打個分,以便我們以后為您展示更優質的報告。
您也可以對自己點評與評分的報告在“我的云筆記”里進行復盤管理,方便您的研究與思考,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正在加載,請稍候...